厥阴之为病,消渴,气上撞心,心中疼热,饥而不欲食,
少阴之为病,脉微细,但欲寐也。 少阴病,欲吐不吐,
太阴之为病,腹满而吐,食不下,自利益甚,时腹自痛,
少阳之为病,口苦,咽干,目眩是也。 少阳中风,两耳
问曰:病有太阳阳明,有正阳阳明,有少阳阳明,何谓也
余闻吾师张绍祖先生之言曰:“吾家伤寒一书,相传共有
伤燥,肺先受之,出则大肠受之,移传五脏,病各异形,
湿气为病,内外上下,四处流行,随邪变化,各具病形,
热之为病,有外至,有内生。外至可移,内有定处,不循
温病有三:曰春温、曰秋温、曰冬温。此皆发于伏气,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