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、相信“自愈疗法”,不看医生
生病了不去医院,相信免疫力可以让身体自愈?这种想法千万不能有!
有些机构声称孩子生病不要用药治疗,应该顺其自然,达到自愈。以发烧为例,这些家长认为,发烧是孩子在适应环境,获得抗体,因此不需要治疗。
从理论上来说,发烧确实可以促进免疫细胞的产生,但这和产生抗体之间没有因果关系。发烧会让人产生不适,烧到一定程度还会损害心、肺、脑功能,不能盲目放弃治疗。
3、不吃主食
“米饭是垃圾食品之王”这句话可能不少人听说过,于是有的人彻底戒掉米饭,甚至所有主食都不吃。
不吃主食,也称低碳水饮食,最早源于美国医生罗伯特·阿特金斯,后来他在上班途中意外死亡,医学界猜测与长期不吃主食有关。
主食可以给大脑高效提供葡萄糖(葡萄糖是大脑的唯一能量来源),长期不吃主食,大脑会缺乏能量,难以正常工作,其他器官也会跟着罢工,出现脱发、月经不调、低血糖、情绪障碍、四肢无力等症状。
4、体质分酸碱
“你是酸性体质还是碱性体质?”有人认为,生病的根源是体内酸碱失衡,通过饮食调节体内的酸碱度,就可以治疗疾病,身体健康。
然而,人体有很强的缓冲机能,将身体的酸碱度维持在7.4左右,几乎无法通过饮食改变,只有出现特殊的情况,比如酮症酸中毒、尿毒症等,才会出现酸碱失衡。
各种研究证明,“酸碱体质”的说法是骗人的。
三、秋季养生,有这5个重点
立秋已过,天气开始转凉,应该如何正确养生呢?小九给大家总结了5个重点。
重点1、注意防凉
立秋过后,早晚温差变大,晨起、入夜后避免穿着单薄,应适时换成长裤、长袖,不要着凉了。
重点2、适当运动
秋季运动要顺应时节,老年人要量力而行,选择散步、慢跑、太极拳、跳舞等中低强度运动,不要过度运动,运动完注意保暖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