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喝水尿就多,这是代表肾脏好,还是肾脏不好?

排尿是我们每天都要做的事情不过

很多人认为这尿液是“污秽”之物

不愿多看一眼

上完厕所会立刻按下冲水键

然后潇洒离开

但你知道吗?

排尿频次、尿液颜色、尿液气味等

会随着身体状态的改变而变化

尿液也是人体健康的“晴雨表”

那么

尿液出现哪些表现

是在警示我们身体健康有问题了?

排尿虽然是人们每天习以为常的事

但每个人的排尿习惯各有差异

有些人一喝就尿,怀疑是肾不好

其实真相未必如此

理论上

水从进入人体开始

到被处理成尿液

这个过程大概需要30-45分钟

但人是复杂的个体

每个人的体质不同

所处环境、生活习惯也大相径庭

这就导致每个人排尿习惯千差万别

受以上种种因素影响

人体排尿时间加快

都是正常的

但如果没有上述情况

还是经常想尿尿

则要考虑疾病因素

当人体出现肾功能受损、泌尿系统疾病(膀胱、尿道病变)、

前列腺异常、子宫肌瘤、糖尿病等疾病时

也会引发尿频、尿急等症状

导致患者一喝水就想尿

总之,
一喝水,尿就多
不一定就是肾不好
需具体分析,理性看待

除了排尿频次

尿液状态也和人体健康息息相关

小便后多看一眼

或许能救命!

医学研究发现

人体24小时内产生的原尿

大约是150-180升

总排尿量大约1000-2000毫升

单次排尿量约200-400毫升

医学上

将24小时内排尿量<100毫升认定为无尿

<400毫升认定为少尿

>2.5升认定为多尿

生理性无尿或少尿

可能是缺水或出汗过多

病理性无尿或少尿

可能是由结石、肾小球病变、肾血管狭窄、

肾衰竭、尿路梗阻、肿瘤等疾病引起

生理性多尿

常见于摄入水分过多或服用了利尿药物

病理性多尿

可见于肾脏疾病、尿崩症等疾病


排尿时

有可能因为短时间内剧烈运动、饮水少、生活方式

甚至是尿太高冲击剧烈

而导致泡沫尿

此时尿液中的泡沫可以很快消散

但有时泡沫尿也可能和肾炎有关

肾炎导致尿液中粘液、蛋白质增多

形成了泡沫

因此也被称为蛋白尿

蛋白尿中的泡沫持续时间很久

往往10-30分钟都无法散去

健康的尿液一般是无色或淡黄色
如果摄入含大量色素的食物
或吃了某些药物
尿液也可能变色
但在停止摄入后很快恢复正常

此外

疾病因素也会导致尿液变色

例如:

尿液含有代谢成分
会有一点氨臭味
但是及时排出的“新鲜尿液”
往往没有特殊味道
不靠近也不会闻到氨臭味

当尿液出现特殊的臭味时

往往意味着疾病

比如:

烂苹果味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

刺激氨臭味→膀胱炎

腐臭味→细菌感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