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享“6锻炼+1注意”,帮助提升踝关节的稳定性与灵活性

6. 脚底滚球:按摩足底,促进血液循环

将一只脚置于球体上,轻轻滚动,用适当的力度按压足底,但要保持舒适感。这一动作不仅能放松足底肌肉,还能促进血液循环,缓解因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引起的足跟不适。

如果没有球,也可以用结实的玻璃瓶替代;注意一定要结实的,以防碎裂。

7. 注意选择合适的鞋子:保护脚踝,预防伤害

一双合适的鞋子是保护脚踝、预防崴脚的重要一环。如何选鞋,可以参考下面8个关键点:

(1)鞋的前端宽一些,留给脚趾足够的活动空间,鞋的后部要有裹足感,以免走路时鞋子跟脚。

(2)鞋底前1/3要有弹性能被弯曲,便于行走时前脚掌蹬地推进活动,后2/3要足够坚固,对足弓有良好支撑。

(3)鞋的减震功能要过硬。减震效果不好的鞋子会对脚底板造成冲击。买鞋的时候试穿下,若感觉鞋垫柔软又有弹性,则代表防震效果不错。

(4)鞋的防滑性能不可少。防滑的鞋尤其对于老年人特别重要。老年人摔一下,就很可能造成骨折,引发一系列并发症,甚至威胁生命安全。

(5)鞋的透气性要好。透气性较好的鞋有利于走路时足部的汗液及时排出,预防和减少脚汗、脚气等脚部顽疾。

(6)买鞋最好在下午3-4点的时候,这时的脚会比较胀,此时选择的鞋子在日后穿着时不会挤脚。

(7)穿高跟鞋时,在足弓处贴个软鞋垫,可以减少脚底承受的压力。鞋跟高度最好不要太高,以3-5cm最适宜,鞋跟也不宜过细,否则难以稳定支撑体重,鞋头最好不要过窄,让脚掌及脚趾能够呼吸。

(8)每天穿高跟鞋最好不要超过2小时,建议在办公室准备一双舒服的平底鞋与高跟鞋交替着穿,可减轻足部的疲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