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认为 “女性以血为本,以气为用”,气血的充盈与顺畅是维持妇科健康的核心。从月经周期到孕育分娩,女性生理活动始终与气血紧密相关,若气血失调,易引发月经不调、痛经、带下异常、更年期综合征等问题。《傅青主女科》记载:“妇人有经水不调者,或前或后,或或多或少,或至期不至,或期而不准”,精准点出气血失衡是妇科疾病的重要根源。

气血充足可维持月经周期稳定、保障生育功能、延缓皮肤衰老、调节情绪及增强免疫力。气血不足或瘀滞易引发月经紊乱、痛经、面色萎黄等问题。
从辨证角度看,妇科问题多与 “肝郁气滞”“气血亏虚”“寒湿凝滞” 相关。现代女性长期处于高压状态,易导致肝气郁结,出现经前乳房胀痛、情绪烦躁;过度节食减肥、产后失血易造成气血不足,引发月经量少、色淡、乏力;贪凉饮冷、久居潮湿环境则会让寒湿入侵,导致痛经、经血夹血块。这些因素相互影响,逐渐打破女性身体的阴阳平衡。

中医认为“女子以血为本,以气为用”,女性的经、孕、产、乳等特殊生理活动无不依赖于充足且运行通畅的气血。气足则脏腑功能强健,抵抗力强。血足则面色红润,肌肉丰满,筋骨强壮,精神充沛。气血调和,关键在于肝、脾、肾三脏协同,气血的盛衰调和与否,直接决定了女性健康的状态。
调理妇科问题需遵循 “辨证施治、标本兼治” 原则。首先要注重气血养护,日常可食用红枣、桂圆、当归等补血食材,搭配玫瑰花、陈皮理气解郁,煮成当归红枣茶、玫瑰桂圆粥等食疗方。其次要规避损伤气血的行为,经期避免生冷食物与剧烈运动,产后注意保暖与营养补充,保持规律作息以养气血。


中医还常用针灸、中药调理妇科疾病。针灸选取三阴交、关元、血海等穴位,可调节气血、疏通经络;针对不同证型,医师会开具逍遥散、四物汤、温经汤等方剂,分别对应肝郁、血虚、寒湿等问题。此外,情绪调节至关重要,中医强调 “怒伤肝”“思伤脾”,保持心情舒畅能减少肝气郁结,从根本上改善妇科健康状态,让女性由内而外焕发生机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