告别秋燥 + 养出好筋骨!秋分后多吃这些,滋阴养胃两不误

一、滋阴养胃:温润护脾,对抗秋燥

         秋燥易伤肺阴、损胃津,选择柔润平补的食材,能为脾胃 “后天之本” 筑牢根基。

1. 山药:药食同源的 “平补之王”

         山药性平味甘,归脾、肺、肾经,既不燥热上火,也不寒凉伤脾,其黏液蛋白和皂苷成分能有效润燥生津,改善秋季食欲不振、口干舌燥等问题。现代研究发现,山药中的薯蓣皂苷元还能助力骨骼健康,堪称 “滋阴养骨双能手”。

         推荐吃法:山药百合莲子粥

         取山药 50 克切块,百合干 10 克、去芯莲子 15 克、粳米 50 克,洗净后加水同煮成粥,可加少许冰糖调味。清晨食用,既能健脾养胃,又能润肺安神,缓解秋燥引起的干咳与心烦。

2. 银耳:滋阴润燥的 “平民燕窝”

         银耳被誉为 “菌中之冠”,富含植物胶质,能滋阴润肺、养胃生津,对秋燥引发的皮肤干燥、大便干结效果显著。搭配梨、马蹄等食材,润燥功效更甚。

         推荐吃法:银耳马蹄雪梨羹

         干银耳泡发后煮 30 分钟至出胶,加冰糖融化,再放入去皮切碎的雪梨煮 5 分钟、马蹄煮 2 分钟即可。此羹能清热润肺、滋阴养胃,适合咽干口渴、干咳人群。

3. 莲藕:水中生长的 “养胃佳品”

         “荷莲一身宝,秋藕最补人”,秋季莲藕吸收水精之气,性凉而润,能清热生津、润燥止咳,且平补特性适合各年龄段人群。生食清热,熟食健脾,是秋分养胃的灵活之选。

         推荐吃法:生藕雪梨汁

         新鲜莲藕半斤与 3 个雪梨分别切块,一同榨汁饮用。生藕清热降火,雪梨滋阴生津,搭配饮用可快速缓解咽喉肿痛与口干舌燥。

二、强筋壮骨:补肾益髓,储备能量

         中医认为 “肾主骨生髓”,秋分养阴的核心在于补肾,以下食材能通过补益肝肾,为骨骼注入能量,抵御寒冬寒邪。

1. 板栗:健脾养骨的 “秋令坚果”

         板栗味甘性温,归脾、肾经,素有 “肾之果” 的美誉,能健脾养胃、强筋壮骨,对脾胃虚弱、腰膝酸软者尤为适宜。与鸡肉搭配炖汤,既能补气血,又能增强骨骼韧性。

         推荐吃法:板栗炖鸡汤

         鸡肉焯水后翻炒,转入砂锅加开水慢炖 1 小时,再放入板栗、红枣、枸杞炖 20 分钟,加盐调味即可。此汤暖胃健脾,喝完从头暖到脚,助力强筋壮骨。

2. 核桃:补肾通脑的 “骨骼卫士”

         核桃能补肾温肺、强筋健骨,其含有的 omega-3 脂肪酸可减少骨质流失,α- 亚麻酸能降低炎症反应,预防骨质疏松。每天 2-3 颗,即可为骨骼提供持续滋养。

         推荐吃法:直接生食或加入粥中同煮,也可制作核桃奶。需注意避免过量,以防润肠过度引起不适。

3. 鲈鱼:补肝益肾的 “水中珍品”

         鲈鱼性平味甘,入肝、脾、肾经,能益脾胃、补肝肾,富含优质蛋白质、维生素 D 和钙质,可促进钙吸收与利用,增强骨密度。清蒸能最大限度保留其营养。

         推荐吃法:清蒸鲈鱼

         鲈鱼处理干净后铺姜片,水开后蒸 8-10 分钟,淋上蒸鱼豉油、撒葱花,浇热油即可。此菜清淡易消化,既能补肝肾,又能强筋骨。

三、秋分饮食黄金原则

  1. 以润为法:多吃银耳、百合、梨等柔润食物,少吃辣椒、火锅等辛辣燥热之物,以防助燥伤阴。
  1. 平衡阴阳:遵循 “秋分吃五白” 的传统,可尝试白萝卜、白菜、豆腐、银耳、百合煮成的五白汤,调和阴阳的同时滋阴润燥。
  1. 辨证选材:脾胃虚寒者少吃生藕、马蹄等寒凉食材,可选择熟藕、山药等熟食;易上火者减少板栗、核桃等温热坚果的摄入量,搭配梨、莲子等清热食材。

          秋分饮食调理的关键在于 “顺应时节、适度补益”,通过以上食材与食疗方的搭配,既能对抗秋燥、养护脾胃,又能强筋壮骨、储备能量,为安度寒冬打下坚实基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