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长期大量单一的只吃一种食物,如:只喝白粥、小米粥,是无法起到养胃作用的。
喝粥养胃并不适合所有人。但对于一些胃粘膜损伤、胃溃疡以及胃肠道术后的人群,本身消化功能较差,可以适当喝粥来减轻胃部的压力。
三、糖尿病人能喝粥吗?牢记4个讲究
有些人日常特别爱喝粥,也有些人完全持相反的心态,特别是糖尿病患者,认为喝粥会导致血糖升高,日常对其避而远之。
的确,粥很容易被身体消化吸收,短时间内容易导致血糖上升,但在喝粥的时候如若可以做好这几件事,是可以帮助预防血糖升高的。
1、选择多样煮粥食材
煮制粥的时候,可以适当加入玉米、豆类、黑米等粗杂粮,这些食物不仅可以让粥内的膳食纤维含量增加,还可以降低食物的升糖指数,建议粗细粮的比例保持在1:3或1:2为宜。
2、粥不要熬得太久
粥煮制的时间越长,其内里的淀粉糊化越严重,建议日常煮粥不要煮制的过于粘稠。最好用高压锅烹饪,在气阀冒气后继续用小火烹饪几分钟即可。需要提醒的是,粥最好不要购买外面餐馆做好的,餐馆内的粥品多煮制时间较长,且会额外添加很多的调味品,会增加身体的负担。
3、煮粥时不要加碱
不少人煮粥的时候喜欢加碱,认为这样可以让粥变得更加粘稠。但煮粥加碱容易导致粥内的蛋白膜被破坏,让淀粉释放,这样一来粥进入体内会更快被身体吸收利用,对于控制血糖很不利。
4、喝粥与其他主食搭配
喝粥之前,可以适当吃一些窝窝头、全麦馒头等食物,让粥的摄入量可以减少。另外,喝粥的时候注意不要太快速度,尽可能慢点吃,延缓食物进入肠道的速度,可帮助延缓餐后血糖的上升。
喝粥也有讲究,喝对了才能有益健康。胃病患者不能盲目依靠喝粥来治病,这是不科学的,小心越喝越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