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处安放的生理需要,做好4点预防艾滋病

一、不断攀升的老年艾滋病

艾滋病是一种性传播疾病,是世界范围内难以解决的公共性问题。在感染艾滋病后,人体的免疫系统会不断遭到攻击,最终瓦解。特别是本身抵抗力较差的老年人,在感染后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发展到晚期,危及生命安全。

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发布的数据显示,2014年全球范围内艾滋病患者约有3530万,其中老年人的占比约在420万。

而在2010~2020年间,我国老年男性艾滋感染率也越来越高。据我国艾滋病控制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,年龄大于60岁的男性艾滋病阳性的比例从2010年的7.41%上升到了2020年的18.21%。

除了60岁以上的人群外,50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也明显上升。2011年的比例约在22%,2020年时该数值上涨了1倍,达到了44%。

二、老年人的性:被忽视的存在

老年人艾滋病感染率越来越高,是全社会都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。很多人认为人在上了年纪后,就不该有性需求,如若还有需求的话,就是“老不正经”,这个想法非常错误。

性学专家金赛在《金赛性学报告》中指出,“即使71~75岁的老人,也有近一半继续着性释放。”事实上,老年人的性能力可持续到80岁以上,更甚者有90岁高龄的老人依旧有需求。

但社会上的偏见、家人的不理解,让老年人无法有正常的性生活,且老年人多业余时间较多,日常可接触到方方面面的人。

Child playing with cat on bed

很多有同样需求的老年人一拍即合,选择进行一夜情。还有些则会选择一些危险的方式来排解需求。不少老年人有低价嫖娼、一夜情的过往史,但这些行为难以保障安全。

再加上很多老年人都安全意识薄弱,认为自己年纪大了之后没有生育能力,所以就没有避孕的必要。在进行房事时,多是无套行为,这样做也增加了艾滋病的感染风险。

另外,老年人对于艾滋病的了解甚少。在发生高危行为后,难以及时去进行阻断治疗。更甚者在出现症状时,也不会将其与艾滋病联想起来,这样一来很容易会延误最佳的治疗时机,导致一经发现就是晚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