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夺命保温杯”热水进毒水出

中国人爱“喝热水”似乎成为了一个大众认识。保温杯也随之成为了热水爱好者的必备单品,走哪带哪儿,时不时喝上一口,为自己补充水分。

但是,如若挑选不当,保温杯也可能变成“夺命杯”,热水进,毒水出,造成健康隐患,甚至存在致癌风险。

一、热水进毒水出,“夺命保温杯”遭央视曝光

央视新闻曾曝光北京消费者协会抽查保温杯的一项结果,消协会的研究人员随机选取了市面上的50款保温杯进行检测调查。结果发现这些保温杯内不合格的产品接近4成,有19款保温杯内里的重金属含量不合格。

无独有偶,江苏省质监局也曾对市面上的保温杯进行过抽查,质监局共抽查了市面上145批次的保温杯样品,其中只有1批次的保温性能不合格。

但抽查的保温杯中有24批次存在容量不合格的问题,一些容量偏小的涉及到了偷工减料的问题。相比较而言,价格在200元以上的保温杯全部都是合格的,且质量情况良好,而一些50元以下的保温杯,则存在质量层次不齐的情况,合格率仅有76%。

二、不合格的保温杯,对身体的危害究竟有多大?

长期使用这些不合格的保温杯,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较大的伤害,具体有哪些?跟随小妙一一来看。

市面上有些不法商家为了节约保温杯的成本,会利用锰、铬、镍等重金属来代替304不锈钢,还有些会使用不好的配件进行搭配。长期使用锰超标的保温杯,会导致身体的免疫力下降,诱发食欲不振等症出现,对于处于发育期的儿童来说,还可能会让智力受损,成年人长期使用则会增加癌症、帕金森等病的患病风险;

铬超标则会导致上呼吸道受损,易引起咽炎、支气管炎以及鼻炎等发生,长期摄入则会一定程度的增加上呼吸道癌症的发生,包括肺癌、腺癌等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