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爱是相互的”,小时候父母抚养我们长大成人,长大之后换我们照顾父母,让他们安享晚年,但这种爱对一部分人来说,是很奢侈的。
前段时间,NA姐偶然在一档综艺节目上看过关于赡养父母的相关法律科普,这里面提到:假设父母偏心其中一个子女,把所有积蓄都给他买房结婚用,同时父母提出要让另一个“啥也没捞着”的子女抚养他,
在法律上,如果他拒绝抚养,那么就会判定为他是违法的,因为赡养父母本身就是一种义务。虽然节目只是做了一个假设,但在现实生活中,这种类似的情况并不少见。
这3种父母,很难得到子女的孝顺
养儿防老这是中国人持续太久的观念了,而在生育这件事上,除了有家族性的传宗接代的需求,还延续着子孙能够赡养老人的绵绵不断的念想。
本质上而言,这种情愫是农耕时代,出于对劳动力的渴求而衍生出来的生育观。随着工业时代文明的开启,这种生育观念下,往往导致父母和子女双方的感情和观念上出现了偏差。
虽然我们总说看待任何问题需要客观,但人是相当主观的生物体,尤其是在人的感情层面,即便是亲如父子,人们的感受也是十分主观的。一方出于感受做出的一些事情或者表现出来的态度,在另一方面看来就是一种冒犯。
偏心:
如果子女众多,父母在对待子女的时候,通常会有所倚重又有所疏远,这就免不了会在子女的内心产生父母偏心的印象。
只要是多子女的家庭,大多数会存在这种现象,因为人的感觉是十分主观的,父母偏偏喜欢另一个,但是偏偏不喜欢你,这种事情连老天爷都解决不了。
比如这段时间,上海老人将自己的房产转移给了一个素不相识的水果摊贩而非亲人,此事就引发了巨大的争议。虽然那些亲人并非老人子女,但是也跟老人有血缘关系。
在亲人看来,老人是偏心地离谱了,可在老人自己的心里,楼下的水果摊贩给予了老人无微不至的关怀,老人的主观感受肯定会天然地偏向他。
重男轻女:
除了主观感受导致的偏爱偏心之外,还有一种情况是受传统封建思想影响导致的重男轻女现象,父母极其看重家里的男孩,然后对自己的女儿却百般压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