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先,当粪便的颜色出现异常,如在没有摄入含有大量色素的食物时,大便为黑色、红色,带腥臭味,需要警惕是肠癌所致。
肠道内存在肿瘤时,在粪便通过的时候容易刺激到黏膜,继而引起黏膜出血,肠癌引起的出血多会在粪便内部。而肠癌便血,因血液的关系,就会出现腥臭味。
其次,要注意观察粪便的形态,如若粪便变细、黏腻,需要警惕是肠道内存在肿瘤导致粪便受到挤压所致。当肿瘤刺激到周围的肠管,粘液分泌便会不断增加,因此大便会带黏液,甚至在黏液分泌过多时,黏液可能会单独排出体外。
最后,还需要注意观察自己的排便是否规律。如若短期内突然出现了腹泻、便秘交替出现,或者是频繁的便秘、腹泻,都需要警惕是肠癌导致的肠道功能紊乱所致。
三、一个检查,帮你揪出肠癌,别舍不得花钱
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曾对美国佛罗里达州600万余人次的居民进行过研究,研究发现45~49岁年龄段的人群接受肠镜检查,相较于不检查的人群,与结直肠癌风险下降50%相关。
而在我国,50岁以上的人群接受肠镜检查的比例不足15%,群众大多对肠镜有明显的抗拒心理。
通过肠镜检查,医生可以直观地看到受检者肛管、直肠、结肠以及乙状结肠的形态,同时可以对肠道内的息肉进行直接切除,并进行活体病理学、细胞学检查。对于肠炎、肠结核、肠息肉、腺瘤以及肠癌等40余种疾病均有重要的诊断意义。
肠镜是大肠癌确诊的“金标准”。进行一次高质量肠镜检查,或可以管5~10年不患肠癌。
《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(2022版)》中建议,这几类人一定要尽早进行肠镜筛查。
①年龄在45岁以上;
②家族内有直系亲属肠癌病史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