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低的要求是
能将自己与别人和其它事物区分开
也就是需要我们有自我意识
当一个人没有“自己与它物不同”的概念
就无法理解不同事物间的
因果、主次、整体与部分
具体和一般等关系
也就无法形成连续完整的记忆
各种实验发现
人类的自我意识要在15-18个月后
才渐渐出现
镜子测试就验证了这一说法
具体的步骤是在婴儿睡着时做个记号
再让他们来到到镜子前
看是否能根据镜子里的记号
反过来寻找自己身体上的记号
从此我们便可得知
为何三岁之后不久的记忆
总是第三人称的了
那时候我们的自我意识仍然不强
但我们可以从父母
或其他人口中得知当时的事情
这些故事
与我们隐约形成的认知世界方法结合
形成了被加工的记忆
人类也会通过语言来记忆
婴儿时期,我们不仅有了零碎的记忆
甚至有了一套自己的语言
婴语发展包括了发音阶段
7-8个月以前
通常是“啊”“哦”“哈”这些单节音
这之后便进入了模仿阶段
尽管我们能发出“妈妈”“爸爸”的音
但其中的含义可能只有当时的自己才知道
这套独一无二的婴语
与我们婴儿时期的记忆相联系
当我们被告知“妈妈”≠“奥特曼”时
以前通过婴语建立的散乱记忆
也会被母语记忆所代替
我们失去了记忆的线索
想要回忆起来
自然也像警察平白无故破案一样不现实
总之,不管怎样
我们大多数人都会失去这段记忆
想想也是挺可惜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