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 类 “天然黄体酮食物”,吃出内分泌平衡

(一)豆类及豆制品:植物雌激素主力军

         代表食物:黄豆(豆浆、豆腐)、黑豆、芸豆

         核心成分:大豆异黄酮,其分子结构与人体雌激素相似,可双向调节内分泌,间接维持黄体酮平衡。

         食用建议:每日摄入 50-100 克大豆或等量制品,如早餐喝 300ml 无糖豆浆,午餐搭配 100 克豆腐。优先选择非转基因豆类,避免过度加工的油炸豆制品。

(二)坚果与种子:黄体酮合成 “助推器”

         亚麻籽:含丰富亚麻酸(黄体酮前体),每日 10-15 克研磨后加入酸奶或燕麦,可促进激素转化。

         芝麻:木酚素与维生素 E 协同作用,提升黄体酮水平,每日 10-20 克炒香研磨后撒入菜品。

         其他坚果:核桃、杏仁含不饱和脂肪酸与植物固醇,每日 20-30 克即可,避免过量摄入热量。

(三)深绿色蔬菜:卵巢保护 “营养餐”

         菠菜:维生素 E 与叶酸双效加持,前者促进激素分泌,后者缓解情绪波动,建议焯水后清炒或做汤,每日 200-300 克。

         芹菜:含天然黄体酮成分,可改善黄体功能,搭配豆腐炒制能强化营养协同作用。

         红洋葱:提供黄体酮前体物质,凉拌或炒菜均可,辅助调节内分泌系统。

(四)浆果与特色水果:抗氧化 + 促吸收

         樱桃:每 100 克含较高黄体酮量,可直接补充孕酮,适合作为两餐间加餐。

         猕猴桃 / 草莓:维生素 C 与类黄酮协同增强卵巢功能,草莓的低升糖特性还能稳定血糖,助力黄体酮吸收。

         无花果:天然黄体酮来源,对内分泌紊乱有改善作用,每日 3-5 颗即可。

(五)乳制品与蛋类:动物源性营养素

         牛奶 / 酸奶:草饲来源的乳制品含天然黄体酮,低脂酸奶还能补充钙质,预防骨质疏松。

         鸡蛋:蛋黄中的胆固醇是合成黄体酮的原料,搭配卵磷脂与维生素 D,每日 1-2 个全蛋为宜。

(六)全谷物:激素代谢 “清道夫”

         燕麦、糙米等富含膳食纤维,能改善肠道健康,促进多余雌激素代谢,间接维持黄体酮平衡。建议替代部分精米白面,早餐用燕麦粥搭配豆浆更优。

(七)药食同源食材:温和调理之选

         葛根:含植物雌激素,可缓解黄体酮不足引起的潮热、皮肤干燥等症状,适合煮水或煲汤。

         海带:碘元素调节代谢,搭配豆腐煮汤能兼顾激素平衡与钙质补充。